出生农家,就读农学,工作在具有“农”厚氛围的学院,5年间,与25个班1000余名“新农人”共赴“农”情岁月……农心、农情、农缘,他与“农”有着特殊的情缘。5年来,他带领“春蚕服务社”学生送技下乡,通过“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方式帮助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堂,将“大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把思政课“红”的底色与新农人“绿”的本色深度融合;将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嵌入蚕桑产业链,以“学农、爱农、为农”之心,提升学生“在农、强农、兴农”专业本领,谱写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他就是千亿手机版app,千亿(中国)生物技术学院、蚕业研究所团委书记、辅导员邹金城。
厚植情怀、深耕学识,打造知农爱农“认知田”
“您好,我们是千亿手机版app,千亿(中国)生物技术学院、研究所负责家访的老师,请问今天去您家家访方便吗?”2019年8月25日上午6:00,他拨通了第一位家访对象——被我校录取的柳佳豪家里的电话。随后,学院新生家访活动带来的意外和惊喜迅速在新生和家长间传递。为帮助未入学新生提前了解所学专业,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形成家校育人合力,2019年暑期,学院组成的10余人家访团分三组先后赶往苏南、苏中、苏北等10余个市县,对22位2019级新生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着重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学院专业情况,增强家长对学校学院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听取家长和学生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和需求,促进学院学生管理体系的完善,让大学生专业教育更接地气。
为做好新生转型教育,他扎实推进生物技术学院新生转型教育“五个三”模式,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重点突出“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平稳实现“三个过渡”;设计方案,分步实施“三个阶段”;发挥作用,全力依靠“三支队伍”;提升层次,注重“三个引导”。他依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联合鑫缘集团等17家企业,聘任全国劳模等88名产业导师,共建蚕桑产业课堂,带领学生入蚕室、下桑园“蹲点”,敬拜名师、驻乡村“顶岗”,递进式、模块化培养专业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管理能力,实现新生转型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频共振。
动手实践、培养兴趣,打造实践训练“试验田”
2022年暑假,邹金城向新生发起了“种子盲盒”活动,新生在录取通知书里收到了他精心准备的桑树种子,新生根据种子说明书就可以培育并记录生长过程。通过此项活动,他希望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将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课堂“搬到家”。
他还开设栽桑、养蚕、织绸等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将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将思政课“红”的底色与新农人“绿”的本色深度融合,实现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将“农情”撒在农田里,让“新农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感受爱农情怀,领悟为农担当。
几年来,邹金城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蚕桑科普、蚕桑文化研习活动100余场。他通过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大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桑科普教育基地”入选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美丽乡村新丝路-“蚕桑”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入选江苏省高校原创艺术精品培育项目。
产学研用、科教结合,打造创新创业“双创田”
“华康2号蚕种抗病能力强,茧壳大,产量高,丝质优,今年我们迎来了丰收,平均每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当他再次来到广西德保县蚕农家里,养蚕大户李海萍激动地告诉他。2018年他带领“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来到广西进行蚕桑产业调研,发现当地蚕桑产业面临“小蚕桑树品种杂乱,抗病能力弱,蚕丝产量低质量差难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他联系了一支由蚕桑专家、大学生组成的“春蚕服务社”,每年前往广西蚕桑主产区以“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等方式开展送技下乡、科技支农服务。足迹遍布22个省市自治区的43个蚕区,累计发放技术手册3000余本、开设线上线下培训讲座300余场、推广优质蚕种20000余张、优质蚕药2000余箱,发展合作社社员8000户,对口帮扶的蚕农每亩桑园产值从3500元/亩提高到6500元/亩,丝质从3A级提升到6A级。
“春蚕服务社”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新蚕桑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荣获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提名奖。《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 贡献乡村振兴江科大力量》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农情”书写责任担当。
赋能提质、精准育才,打造强农兴农“责任田”
为打破学生对“蚕桑”属于艰苦行业的固定认识,提升蚕桑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创新素养,他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凝练形成了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思想引领、实践引领、创新引领,通过“九个行动”,促进政教、产教、科教融合,打造蚕桑行业人才培养共同体,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农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以兴趣为前提、个性化培养为核心、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全部本科生都有导师、全部本科生都参与实践、全部仪器都向本科生开放,将“本科生创新计划—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竞赛—导师科研项目”相互衔接,学生在一步步理论和实践中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在“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荣誉80余项。
结合“蚕桑”办学特色,他秉承“立足学校、面向江苏、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研究思路,带领青年调研、学习,开展蚕桑文化“五育课堂”实践。组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文化传承调研团”,先后赴浙江、苏州、南京等地研习蚕桑文化、共建教学和实践基地;带领同学们结合专业特色,设计蚕桑系列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来校讲学,使广大青少年在学习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过程中,深刻体会、领悟、培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023年学校获批首个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美丽乡村新丝路——蚕桑艺术实践工作坊”获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工坊项目省赛特等奖,实现本项赛事新突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勤奋 敬业 创新 奉献”是“春蚕精神”的时代内核,作为矢志赋能学生“大国三农”文化自信的“新农人”,他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学生强农兴农本领,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国家的发展,聚合全员育人资源,全程全方位倾心育人。其个人先后获得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镇江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带过的班级或同学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公开发表思政论文4篇,参与校级以上课题4项、编著2部,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项。
(撰稿:邹金城 初审:程鹏 二审:程珉 编辑: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