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104报告厅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围绕全国两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进行深入学习研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参加学习。党委副书记汤建主持会议。
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爱祥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领学,系统回顾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提出、发展的历程,深入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他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针对人才培养工作,胡爱祥提出,学校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建设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多方协作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副校长施伟东以《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创新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为题,围绕我校如何创新研究生教育、优化学科布局作交流发言。他指出,学校将积极准备江苏省学科交叉中心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的申报与建设,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施伟东强调,下阶段要结合学校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及各学科自身发展实际,加强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专业博士学位点建设,打造一流学科群体系。
党委常委、副校长叶永林作《拥抱新时代 培育新质生产力》主题发言。他重点围绕创新引领产业,强调要强化人才激励,提升新质生产力活力;要加快技术变革,激发新质生产力动能;要围绕产业培育,扩大新质生产力规模;要完善机制体制,延续新质生产力生命。叶永林指出,我校在新能源、绿色船舶、智能技术以及邮轮、深海、新材料等方向都大有可为,要抓住产业培育机会,跑出加速度,开辟新跑道,共同为培育江科大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陈立庄与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阳分别作重点发言。陈立庄表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持续深化学科建设内涵、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具有海洋强国特色的产学研用融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李阳提出,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师生将创新理念融入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优化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等方式,实现学校发展的质效双升。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陆鸿飞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建现场点名发言。陆鸿飞立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际,围绕创新这一关键词,畅谈了如何做好学生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教师以赛促教、思政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张建立足机械工程学院发展,围绕科研方向规划、科研平台建设和立德树人落实等方面工作,对如何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党委书记周南平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要实事求是,因校制宜。
他要求,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思考“新质化”上下功夫。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要善用新媒体学习理论知识,厚实理论功底。二是创新学习方法,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成效。中心组学习要增加现场互动交流,引导大家集体深入思考,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抢抓发展机遇,在干事创业“新质化”上下功夫。一是以人才强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学校要全面做好引才、育才、聚才和用才工作,强化“首席科学家”引领作用,深化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一方面,学校要瞄准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要,深化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深入学习江苏省关于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的相关文件精神,主动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为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江科大力量。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学校要加强与行业、产业需求对接,优化“政产学研用”贯通机制。周南平特别提到,李阳副院长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各部门要深入思考,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再突破。三是以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学校要持续优化学科体系,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聚焦高质量发展,在作风建设“新质化”上下功夫。思想上要警醒,严把政治关,掌握分寸,守住底线。党性上要高标准,严把作风关。工作上要重实效,严把行动关。周南平强调,全体干部要提升服务意识,提高为教师、学生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优化工作程序,减轻教师负担,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全体干部要以上率下,不能安于现状,多加横向比较,摒弃“差不多”的心态,保持“争上游”的姿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摄影:吴强 程珉 初审:张静 复审:张驰 终审:毛晖 编辑:张静)